目前分類:截拳道相關 (49)
- Mar 16 Wed 2011 21:45
振藩截拳道(黃錦銘截拳道)培訓班
- Feb 07 Sun 2010 00:56
截拳道---截擊之道
對截拳道而言,控制距離是為了營造能夠有效出擊的空間,利用閃躲是為了在距離和時機誤判時的補救方案,解決戰鬥的標準方程式,還是提取地力產生動力,並利用直拳的結構傳導於對手將之擊沉。
- Nov 16 Mon 2009 22:29
直拳:貫穿與三點著陸
任何奮鬥到頭來成功與否的關鍵,多半在於如何完成最重要的一個環節,截拳道的直拳也不例外。
- Nov 16 Mon 2009 22:27
直拳:衝擊目標的瞬間
這個月,我們要完整地討論當拳頭落在目標的那一刻發生了些什麼。試著回想一下,在打擊直拳時,我們利用短暫的離地動作以拋物線運動來發揮整合身體重量的優點,在我們處於半空的那個瞬間裡,前手的伸展程度將對發揮直拳威力有著決定性的影響。
- Oct 18 Sun 2009 23:17
香港振藩截拳道總會台中推廣部第一屆培訓班剪輯
- Jul 16 Thu 2009 22:54
直拳:轉動臀部與伸展肩膀
- Jul 09 Thu 2009 22:49
直拳:拋物線運動
推進步(push-off)是截拳道用以推動直拳前進位移並產生衝擊力量的步法,推進步其中一個重要的特性就在於它是一種線性的突進動作,當從遠距離發動勾拳、上擊拳以及勾踢時,應用推進步便能收到涵蓋較長距離的效果,當然,這也是直拳為什麼成為截拳道最核心之線性打擊技術的原因。
- Nov 02 Sun 2008 19:48
淺談振藩功夫擺樁與截拳道警戒式
李小龍的武術系統發展過程中,地域性的播遷是從西雅圖(1959)--奧克蘭(1964)--洛杉磯(1966),而理論與技術的演進則是由修改式詠春(西雅圖)--振藩功夫(奧克蘭)--截拳道(洛杉磯),而他武術教學生涯中(1959~1971,之後便回港發展其電影事業)透過道館或私人訓練教出了許多的學生被稱為第一代弟子)。現今,在眾多的第一代弟子中亦不乏有投入教學者,例如Dan Inosanto、Jerry Poteet、Ted wong等...,由於這些第一代弟子接受李小龍訓練的時期各有不同,影響所至,對李小龍武術系統的闡釋也就變得有所差異,若要舉個較為具體的例子,像中期的振藩功夫與末期的截拳道因李小龍在搏戰思維的轉變,使兩者理論與架構上就有著各自強調的面向,依照各自的理論與架構建構出不同的對戰體勢,於振藩功夫稱為擺樁(Bai-Jong),於截拳道稱為警戒式(On-Guard Position),以下就稍微敘述擺樁與警戒式的異同;
- Oct 22 Wed 2008 12:36
由李愷老師之示範談力量控制練習的助益
李愷老師在拜李小龍為師之前曾少林武術、太極拳與拳擊,並曾代表上海拳擊隊拿下中國當年的中量級拳擊冠軍, 李愷老師在1967年成為李小龍洛杉磯振藩國術館裡首位註冊的學生,也是李小龍後院教學的學生之一,曾為「振藩截拳道核心」總會創會核心成員之一(振藩截拳道核心總會現已解散,現存李小龍基金會),後來則致力於推廣中國武術;
- Sep 18 Thu 2008 12:33
淺談步法與節奏
對原本截拳道而言,步法的直接作用在於改變距離與方向,輔助作用在於掌握時機與發揮打擊力道。在基本步法中,前後腳先後移動一步視為一拍,而一拍又被先後移動的前後腳分為1-2兩個接連的半拍,而移動的步伏大,拍子時間略長,移動的步伏小,拍子時間相對縮短,所以單一個步法又可依照移動距離的大小被區分為長短拍,例如side slide屬於短拍,push off就屬於長拍,而當持續移動時,那一連串步法除了能為我們改變距離、方向外,身體在無形中也在形成了一種節奏律動,這股節奏律動則與掌握時機或發揮打擊力道息息相關。
- Sep 04 Thu 2008 08:29
5/11、12研討會心得
首先感謝忠安的筆記整理,讓我能重新回顧研討會中的重要內容,謝謝。
(這已經是寫第二遍了,我第一遍雖然想到可能會因為登出而付諸流水,所以先按了複製,不過重新登錄貼上時,又錯按成複製,所以第一遍的內容全部都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沒有了,e04)
- Sep 04 Thu 2008 08:26
5/11、12研討會筆記
本篇筆記是上課中以英文速記下來的,而中文的部分是我依照英文部分再行翻譯的,前後文我依照個人的意思做過變動,內容上則盡量維持原意,不過筆記很多都只是一個標題,標題的細節則不在本篇陳述。
譯文:筆記內容是由2008年5月11日、12日黃景銘師傅的研討會紀錄下來的...
- Jun 16 Mon 2008 23:08
截拳道與五輪書的比較(十八篇)
五輪書載:『任何事物都會受到外力所感染。睡意會感染,打呵欠之類的行為也會感染。時間也有感染力,在兩軍對陣的兵法中,當敵軍顯得輕率急躁時,你應當表現出完全不受影響的軍容,軍隊調度更要徐而不急,好整以暇。此時,敵軍受到你的行動的感染,而顯現鬆懈的跡象。當你認為對方已經陷於其中,就迅速而猛烈地以無念無想的方式攻擊,必然能夠殲敵獲勝。
即使在一對一的決鬥中,你可以放慢身體和思路的速度,然後抓住對手鬆懈的剎那,發動猛烈而迅速的攻擊來擊敗對方。
此外,所謂的「迷魂」,與「感染」有些類似。還有其他的心理狀態可以誘敵深陷,如退縮、浮躁、怯懦等。』;
- Jun 11 Wed 2008 23:49
截拳道與五輪書的比較(十七篇)
五輪書載:『津渡...在一趟船程裡,你知道每個停靠的地點,你知道渡船容量,你知道行程裡會遇到什麼風浪。即使其他的渡船不敢出航,你能夠衡量當時狀況,運用側向風或船尾風來航行,若風向改變,再以槳划個兩、三里。下定決心到達港口,你便登船渡海...就兵法而言,即使在交戰當口,津渡的概念都十分重要。這時候,你評估對手的程度,橫量自己的能力,然後運用兵法的原則,橫渡此關,就如同船夫駕船渡海的歷程。』;
- Jun 10 Tue 2008 21:36
截拳道與五輪書的比較(十六篇)
- Jun 09 Mon 2008 12:32
截拳道----手指與月亮
截拳道,截代表「截擊、攔截」;拳代表「拳頭、攻擊」;道代表「道理、方法」,截拳道意即「攔截攻擊的方法」,一種研究如何截擊敵手攻擊,甚至截擊敵手思想,以達簡單、直接致勝的技術,這是截拳道的所欲到達的目標;
那麼,從「簡單、直接而得致勝」的目標溯回起點,從頭討論截拳道以什麼種的理論?什麼樣的技術?讓我們有所依循,而能往目標逐步邁進?
- May 06 Tue 2008 21:48
截拳道技術參考書系列介紹(四)
這是一本由大陸的人民出版社所發行的簡體字書籍,作者如圖所示是梁敏滔,也就是東方格鬥術大觀的作者,這本書出版於2007年7月出第一版第一刷,個人推測再版的可能性極低,會下這樣的看法是因為本書內容不乏東方格鬥術大觀就已經介紹者,大約有四成左右都是東方書中的舊文,而剩下的六成中,有三成是振藩功夫、振藩截拳道與詠春拳以及李小龍與黃淳樑比較,有兩成是不知道在搞啥的廢屁(例如什麼功夫足球,什麼截拳道比賽,什麼截拳道未來拓展計畫等等),剩下的一成才是截拳道的技術介紹,而且還是抄,喔不,應該說節錄之前出版過的截拳道書籍(就是我所列參考書系列介紹一、三的內容),最慘的是,原著是用照片做輔助解說,這本書居然是把照片轉成圖畫,原著有些技術用照片表示我都不盡然能完全掌握,現在搞成圖畫,雖然是依照著原來的線條描繪成圖,但是我怎麼看都覺得把李小龍和Sifu Ted全變成了唱少林功夫好時候的造型,完全失去了原有的動作質感及氣勢,搞到後來根本看不出來是在練截拳道還是在練一本10元的如來神掌秘笈,所以原則上這本書並不能夠被稱作為截拳道技術參考書(因為看完後練成如來神掌的機會好像比練成截拳道的機會大一點);
- Apr 29 Tue 2008 21:42
渡邊老師研討會的局部要點
會中關於基礎訓練的方針,渡邊老師點出了一些訓練上必須被注意的重點,這些重點分別是動作的正確性(Proper Form)、隱蔽性(Non-telegraph)以及準確性(Accuracy)。
- Mar 30 Sun 2008 21:53
截拳道技術參考書系列介紹(三)
接下來要介紹的這本書非常的重要,
因為這本書中點出了很多原本截拳道基礎動作的原理、法則是從何而來,
為何如此,特別是清楚地分析的OGP和直拳的由來、架構以及用途;
- Mar 26 Wed 2008 21:34
截拳道與五輪書的比較(十五篇)
本系列內容堂堂邁入第十五集(雖然內容都蠻廢的,但畢竟篇數還是有持續地累積,
就像基金雖然一直貶值,但是至少有累積到單位數一樣...),
為了慶祝本系列發行到今,要來點特別的,